6月28日下午5点,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左阿姨早早来到家附近的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刷卡后和姐妹一边聊天,一边等着17:30开餐。70多岁的左阿姨一周会来这里吃上三、四顿饭。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老年助餐行动”公益项目的助餐点之一。“老年助餐行动”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项目。该项目在甘肃省民政厅、兰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已经过半年时间的试点。项目为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特困、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天提供老年助餐券,受助老人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到指定助餐点核销使用。同时,项目还为符合条件的助餐点提供运营补贴,以支持他们为老人们提供可持续的服务。 打造老年助餐生态网络支持模式,是该项目的核心目标。在6月28日举行的“老年助餐行动”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乔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精准识别低保、特困、以及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助餐补贴以缓解其就餐难的问题。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示,希望通过腾讯的数字化能力,链接好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公益机构等主体,助力助餐点可持续健康运营,并推广到全国更多地区,建立可复制的老年助餐生态支持网络,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养老助餐领域的快速发展。甘肃省民政厅副厅长蔡强表示,甘肃省从2009年开始打造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助餐模式,效果显著。下一步,甘肃将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家庭等多方作用,深化与各基金会的合作,借助大家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构建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促进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 在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天有200多人次的老人来这里就餐,两荤两素四个菜供老人们选择,加入到“老年助餐行动”的老人们来这里吃饭,一荤一素补贴后10元/顿。“菜单会提前一天发到微信群,遇到我喜欢吃的菜或者当天不想做饭了,我就会过来吃。”左阿姨乐呵呵地说。中心负责人张弛从国外留学回来,当过农民,做过白领和外卖配送员。他在服务中心开辟了书画室、棋牌室、乐队,一些老人成为“会员”,几乎每天“打卡上班”;应季的时候,他还组织老人们去菜园采摘。同样作为助餐点的暖融居家 服务中心则在一个居民楼内租了一间三室一厅,为9个社区、近300个人服务。其中还为60名8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配送服务,在中心的服务柜里,按照地址整整齐齐摆放着大家的餐具,以及老人们的家门钥匙、水卡电卡天然气卡等。除了配餐,中心负责人贾晓茹和团队的兄弟姐妹们已经成为附近老人们的亲人,为他们提供家政服务、聊天、看护服务等,甚至包括给老人的孩子们举办相亲会。西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则是集老人助餐、护理服务、失能老人照顾等多种服务于一身。已经100岁的冯爷爷身体状况挺好,但儿子也已经70多岁,很难照顾好冯爷爷。冯爷爷于一年前来到这里便住下了,每天和老伙伴们聊聊天,很开心。这几个助餐点模式尽管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核心目标: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及延伸的服务。老龄化是当前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居家养老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202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文件中提出“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在此背景下,2023年12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甘肃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启动甘肃养老助餐试点探索工作。试点围绕“五个一点”的总体目标进行探索。“老年助餐行动”公益项目为了更加精准的识别受益老人,开发了“老年助餐行动”小程序。受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小程序完成身份认证后,就能领取老年助餐券、在当地经项目认证的餐厅使用。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可由当地志愿者帮助代领取、核销。目前,兰州市约有6000名左右老人符合“老年助餐行动”要求。自试点开展以来,兰州市已有34个助餐点、264名助餐协助者,973名特殊困难老人入住到“老年助餐行动”小程序中,目前日均就餐量超过100人次。预计全年服务老人1500名,提供助餐服务54000人次。除了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就餐优惠之外,如何让更多的机构、企业加入,特别是让助餐点能够发展好,也是需要项目发起单位认真考虑的问题。葛燄表示,只有支持这些助餐点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老人们的就餐以及在就餐基础上延伸出的精神陪伴、日间照料等需求,才能有效地得到满足。 为了鼓励社区现有助餐点能够持续为更多困难老人提供优质助餐服务,“老年助餐行动”公益项目根据助餐点服务老人能力及次数,给予相应的运营补贴。“老年助餐行动”公益项目已正式在甘肃兰州启动。接下来,我们将在更多条件成熟的城市,推进“老人助餐行动”,为老年助餐服务注入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